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书记和我有个约定!”——平武旧堡羌族乡关东村脱贫户向云兵脱贫致富记

2020-03-13 10:19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    】 打印

(文/任露潇)“市委刘书记和我有个约定!等我当了老板,他还要来看我。”3月11日,说起和市委书记刘超的“约定”,正在参加养护公路的平武县旧堡羌族乡关东村脱贫户向云兵干劲十足。

3月10日,市委书记刘超前往平武县部分偏远乡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旧堡羌族乡关东村,刘超来到向云兵家中了解情况。向云兵信心满满地说:“我打算今年建家庭农场,养100头猪,挣大钱、当老板!”其增收致富的决心,让刘超感到欣慰,并鼓励他说:“要再接再厉、勤劳致富,过上越来越红火的幸福日子,等你当了老板我还来看你。”

一个脱贫户豪言要“挣大钱、当老板”,并因此和市委书记定下“约定”,向云兵的底气何来?苦日子的磨砺、不服输的精神、国家的好政策,都为向云兵实现与书记的“约定”层层加码。

苦日子的磨砺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2007年以前,关东村村民出行主要靠骡马驮运。上世纪80年代,向云兵做贩卖骡马的生意,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随着周边村庄骡马市场的饱和,加之两个儿子渐渐长大以及家中两位老人体弱多病,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常常入不敷出。为增加家庭收入,向云兵不得不四处打工赚钱。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老实人开玩笑。2000年以后,家中老人身体状况恶化;2008年,向云兵也病倒了,还做了开颅手术;2015年,向云兵确诊白塞氏病……接踵而至的“噩运”,将他发家致富的梦想一次次搅碎,而两个孩子的读书花费也让他一筹莫展……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向云兵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命运的打击,并没有让向云兵退缩,在他看来,这是生活带给他的磨砺。面对苦日子,向云兵没有气馁,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帮人打散工,他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活儿做到最好,别人两三天才能干完的活,他都坚持一天干完,“发家致富,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一直都是这位山里汉子不变的朴素追求。

“犟得很”的脱贫路

“我就是犟得很!”苦日子的磨砺让向云兵愈加倔强,“日子要过得好,不能光靠国家政策,自己更要加倍努力,不等、不靠、不要。”

向云兵一直在琢磨发展产业的事儿。上世纪90年代末,他曾投资种植了1亩多陕西天麻,结果因为品质不好,亏损了近5000元。种植天麻亏本后,四处欠下的债务,让向家本就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一度让妻子柳定秀听到向云兵说要搞产业就害怕。“不要想其他的,踏踏实实在家种地过日子不好吗?”那段日子,妻子对向云兵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然而,妻子终究是犟不过向云兵。2013年,了解到广元市青川县发展香菇产业,向云兵专门跑去考察了一趟,回来后,他做足了准备:从发展计划、投入资金、场地建设甚至雇用人员数量他都作了详细规划,一遍遍说给家人听。

终于,向云兵的决定得到了一家人的全力支持。从办理各种手续,到准备木料、安植菌种,妻儿帮着忙前忙后。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一年就赚回了成本,第二年纯利润达10000多元,到2016年全家就摘掉了“穷帽子”。

与此同时,在旧堡羌族乡党委政府以及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从享受农村D级危房改造等政策新建小平房,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再到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好的扶贫政策不仅直接改善了向云兵家的生活条件,更为其持续发展产业脱贫奔康增添了底气。

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帮扶单位的协调下,向云兵成功申请到2016年至2020年小额扶贫信贷5万元,用于扩大特色香菇种植规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2017年,向云兵“进军”生猪养殖业,到2019年赶上肉价大涨,他再次尝到了发展产业带来的甜头。

对于“犟得很”的向云兵来说,“小富即安”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的是“挣大钱、当老板”。“要想壮大养殖产业,规模化养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在向云兵心中,不仅要自家养殖够规模,更要带动周边人和他一起养,形成真正的养殖“大规模”。(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胡丽)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