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夯实治林基础、提升管林质效、巩固护林成效……

平武:“五林”并举 筑牢林业发展绿色屏障

2022-07-28 10:39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    】 打印

平武县丰富的林业资源(胡宇摄)

日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表扬2021年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决定对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47个先进集体和77名先进个人予以表扬。平武县林业和草原局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先进集体,为我市唯一一个获得表彰的县。荣誉背后是平武一直以来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成效的见证。

平武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与川西高原过度地带和川甘两省的交汇点和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腹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形地貌:47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高达77.46%,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优势建群树种等32种,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一组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了平武林业生态资源的富集。近年来,平武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探索“五林”模式,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张庆 绵报融媒记者 任露潇 文/图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林基础

林业保护紧迫之至,从理念上升为制度,让生态绿色成为发展的硬约束、硬杠杆。为此,平武建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县级林长,其他县级领导任副林长,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的林长责任制体系,划定县级副林长责任区域,细化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能职责,在县林草局设立林长制办公室,负责落实林长制日常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建立林长制运行规则、林长巡林、工作考核等5项工作制度,构建了保障林长制持续规范运行的制度体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平武县分区域设立乡镇、村(社区)两级林长和国有林经营保护单位林长462名、村级监督员178名,选聘护林员1155名,建立了林长+监督员+护林员的“一长两员”治林网络。

“此外,平武还通过积极探索‘林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勤联动联防联控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设立国家公园基层警务工作站、‘熊猫家园’生态公益诉讼联络站等机构,将综合执法、公益诉讼触角延伸到林区网格化管理最小单元。”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平武护林员累计巡林13262次,发现并解决问题3538个,有力推动林长制由建机制向见成效转变。

完善补偿机制 激发营林活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和林农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谈及平武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平武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实际工作中,平武通过积极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及时兑现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让林农共享生态林建设红利。

据统计,2021年,平武累计兑现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4944万元,惠及8家涉林企业、20个乡镇、4万余林农。支持组建造林专合社15个、森林管护专合社2个,按有关规定承接财政补助造林项目和森林管护项目,让老百姓在参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中致富增收。专合社吸纳脱贫户社员275人,承接营造林项目7个,专合社从中获取劳务收入80万元,带动社员人均增收2900余元。

积极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平武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在碳中和、造林绿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互惠互利,从而实现双赢目标。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管林质效

平武作为绵阳科技城的“后花园”,生态护林、高效护林、安全护林必然得到先进科技的加持。经过近几年发展,如今在平武护林方式中,以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黑科技早已成为护林人的“标配”。

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平武坚持把科技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数字林草建设,广泛运用‘3S’技术、无人机、红外相机、大数据平台、基因测序等现代科技,开展森林管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效提升生态保护建设的质效。”

事实上,平武科技护林的运用范围不仅仅在人们肉眼可见的地方,在系统平台、管理体系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科技手段,平武已建成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平台,持续开展“天地空人”一体化巡护工作;同时,建立起以村、组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结合区域特点和森林资源富集情况,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划定网格护林员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管护片区护林员1865人,推行“监测即报”熊猫护林员APP,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除此之外,在森林防火方面,平武集合了县域所有重要地理信息及森林防灭火指挥所需扑救队伍、水源、物资储备、重要目标等相关信息,建成“平武县森林防火指挥辅助系统”,一旦发生火情,便能够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分析确定火点周边可通行道路、水源点、半专业队伍距离、防火物资储备库等相关信息,为灭火提供实际可控的指挥数据。

注重改革创新 巩固护林成效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保护绿水青山的意义就是要让群众从中获得‘金山银山’,用改革创新的方式,将绿色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使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是林业生态保护成果能够长期巩固下去的内在动力”平武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平武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生态建设的动力来源,持续保持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引入新理念,探索新机制,创新林业生态保护模式,推动林草保护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平武先后建成全国首个社会公益性保护地——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探索政府监督、社会组织主导并具体管理的社会保护地模式,并在其外围扩展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第一个公益保护地——高村乡福寿保护小区。建成全省首个保护小区——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积极探索村级林长体系建设,建成社会组织参与村民自治的公益保护地模式;“熊猫故乡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探索”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在生态绿色产品方面,平武与自然基金会共同推动“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平武南五味子作为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产品通过认证,并与美国药业公司签署长期购销协议。同时,平武在全省率先建立野生动物危害公众责任险,由县财政预算保费、县林草局负责投保、保险公司负责理赔,野生动物“惹事”后由保险公司“买单”,有效化解“人兽冲突”。截至目前,平武野生动物危害公众责任险已累计投保6个年度,完成赔付总金额130余万元,赔付率超130%。

坚持绿色发展 依法用林富民

作为全市幅员面积最大的县市区,生态屏障、资源宝库、战略腹地的特殊县情,赋予了平武“守护中国科技城将近三分之一绿水青山”的特殊使命,同时也赋予了平武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特别任务。

“为此,平武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加快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平武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这一发展前提,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旅游品牌。

对此,平武坚持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确立了“熊猫家园·秘境平武”的旅游形象定位,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生态资源就地转化、带动林农增收的有效方式,加快推进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

在“政府+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平武已成功创建市级及以上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人家、星级森林人家及自然教育基地54个。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杉木、桤木等用材林以及厚朴、黄柏等“三木”药材及核桃、果梅等经济林木重点产业,实现全县生态旅游年收入约10亿元,人工商品林年产值约8000万元;厚朴、黄柏等药材年产值约4500万元;核桃、果梅等林果年产值约4000万元。(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庞子人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