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平武要闻

走进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平武县豆叩镇银岭村——乡愁浓浓古老山村绽放崭新魅力

2019-12-16 13:40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    】 打印

(记者 任露潇)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溪沟纵横,瀑布四挂,土地肥沃,出产丰饶,盘山公路四通八达,古老而美丽的平武县豆叩镇银岭村,常年吸引着绵阳、德阳、成都等地游客来休闲、居住,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前不久这个村子还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第二批“四川最美古村落”。近日,记者专程前往这处“云端”之上的“最美古村落”,置身彩林之中,一睹传统民居之美,探寻历史古迹之妙,感受羌族文化魅力。


历史缘起

优美环境尽诉村落“前世今生”

沿着山路,汽车很快进入这处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古村落,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的云彩仿佛置身脚下,与层峦叠嶂的山峰相得益彰。彩林之中,175户人家在此宁静地安居乐业,处处溪沟纵横,处处古韵悠然,处处乡愁宛然,如一处世外桃源,绝无俗世纷杂。

银岭村古称“银湾堡”,清代中叶后称“银湾里”,在行政上隶属平武县豆叩镇。据史料记载,早在周、秦时期,银岭村即为“氐羌地”,生活着羌族先民。明代,白草番崛起,银岭村紧靠豆叩军事要塞伏羌堡,是这一地区白草番人的核心区之一,由薛姓土司统治。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明王朝派兵镇压了土司薛兆乾的叛乱,改由李姓土司统治豆叩羌民。经历明末清初的大动荡,羌族人口锐减。清朝初期和中期,实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外来汉族与本地羌族广泛通婚融合。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1990年后,经政府甄别,原豆叩区的白草番人后裔并具有羌族特征的一部分居民恢复了羌族身份,银岭村绝大部分村民恢复为羌族。自此,银岭村再次成为平武县羌人的聚居村落。

“如今,在银岭村,从河沟孤岛上的千年红豆树到大清同治四年建筑的羌族木制吊脚楼民居建筑群,再从张家祠堂到皇亲例赠古墓群,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处千年古村落的辉煌过去。”豆叩镇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村落寻迹

传统民居守候历史浓浓乡情

“有不少传统民居坐落的银岭村老房社,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羌族村寨。”随着当地工作人员,记者很快来到一处台地,这是银岭村传统民居的主要集中地。在这块半山腰有耕地的台地上,村寨内房屋各自依据基地条件随宜布置,相互之间少有制约或连属,寨内道路随地势自由伸展,如树枝状通向各家各户。

利用摄影的无人机,爬升至高空观察,记者发现,该处村落空间环境疏密不一,皆依山地态势竖向变化,寨子房屋错落有致,并无特别的规律可循。另外,古村建有寨墙,均采用本地青色条石砌成,至今尚存留近百米,残高三至四米。可以想见,旧时寨墙巍然矗立,拱卫村寨,气势雄壮。

豆叩镇相关负责人说:“村落之所以选址于半山腰,这是因为地处向阳坡,前方视线较为开阔。这样的选址既有利于生活、生产,又有安全防卫的保障。”

据史料记载,清初,有张进廷之子张绍阳从青川迁至平武西乡大印东,插占枫香匾(今豆叩板栗子树老房附近)、黑石沟和金洞沟三地。雍正年间,张氏家族报亩入册。自始迁祖至今,各支脉多传至第十三、十四世,家族成员约有200人,子孙四处分散居住。现在,走进银岭村老房社,依然可见清代同治四年修建的张氏祠堂,古朴的建筑样貌,守候的便是历史留下的浓浓乡情。


文化传承

千年技艺源远流长唤醒乡村新魅力

说到银岭村的特色文化,制茶和羌绣是绝然绕不开的两块“金字招牌”。

银岭村全境为山地,优质的土壤加之充沛的水源,造就了这里良好的生态气候条件,尤其适宜茶树生长。数据显示,目前,该村有老式茶园2200多亩,新式茶园1400多亩,生态观光茶园300多亩,茶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银岭羌人茶叶生产历史久远。据记载,早在秦汉三国时代,羌区的“翠岩山涧”已有“不种自生”的野生茶树,“土人采之,蒸曝去其苦涩,用作清热解毒之良药,日常生活之饮料。”唐朝之前,茶树逐步由野生改家种,官府推行“茶马政策”奖励种茶,羌山“举岩碧貌,处处茶香”。由于历史的传承,银岭羌人制茶仍有不少人坚持采用古法。

羌绣传统刺绣工艺是银岭村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白草羌人的人文符号。羌绣起源于唐代,自明清以来,羌区盛行挑花刺绣,农村妇女在山坡上放牧、干活歇气或在家中休闲时,都会在鞋底、鞋垫和手帕等物件上绣花。


据了解,银岭村的羌族女孩一般从七八岁开始学习绣花,从较为简单的花围腰、鞋垫、鞋帮等入手学起,不断提高挑花刺绣的技艺,到十六七岁时,姑娘们大都能绣出栩栩如生的刺绣精品。解放前,每逢传统节日、迎宾待客、走亲赶场、男女约会以及其他社交活动,羌村女性都要穿戴上自己绣制的盛装,展示美丽。

豆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银岭村老房社同治四年(1865年)的修建张氏祠堂为中心,政府对集中的传统建筑群进行保护和开发,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体验游活动,充分利用豆叩镇内茶叶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独特的羌族人文、高山生态资源和环境优美的农房、庭院经济的优势,持续开发采茶制茶体验游线路,走出保护与开发的双赢模式。(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胡丽)

浏览次数: